学术交流

“国际传播外语人才培养高端论坛”在西安举行

发布者:张涛  时间:  浏览:2022-12-27

中国社会科学网西安讯(记者 陆航 实习记者 郝璟华)12月17日,在通过线上形式举办的“国际传播外语人才培养高端论坛”上,来自全国各高校和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聚焦加强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背景下的外语人才培养及对外翻译研究,研讨交流如何培养“讲好中国故事”的外语专业人才,通过翻译塑造“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

西安翻译学院校长崔智林在致辞中表示,新时代党和国家对外语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外语院校要将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聚焦外语人才培养,扎实做好育人工程,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高素质外语人才,为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深化文明交流互鉴,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作出贡献。

国际传播外语人才培养的关键是对外翻译的质量和水准要符合国际传播的需求,中国译协常务副会长、中国翻译研究院副院长、中国外文局原副局长黄友义表示,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做好对外翻译是国际传播的需要,国际环境需要更适宜的国际传播意识和传播能力。因此,对外翻译是讲好中国故事,提升中国国际话语体系的“最后一公里”。对外翻译需要把握好对原文的忠实理解和重视读者意识,要了解受众思维模式,收集读者反馈,形式需要多样。同时强调,对外翻译要聚焦重点,注意话语体系转换,实现用外语传播中国理念,用外语推动国际交流,用外语影响国外受众。

西安外国语大学校长王启龙表示,面对时代所需、国家所切,外语类高校在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提升国际传播效能等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语言优势,更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教育部外国语言专业教指委委员、西安外国语大学原校长王军哲认为,党的二十大对国际传播提出了新的目标和要求,外语界一定要把握时代的脉搏,共同为国际传播能力的提升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贡献力量。

广东省翻译协会会长、澳门城市大学特聘讲席教授仲伟合表示,新时期我国外语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是一个联动机制,对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谱写新时代外语教育新篇章具有重大意义,必将有助于实现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以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以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

核心素养是素质教育中的重要概念,强调可教、可习和可迁移的能力,与具有静态、抽象品质的素质形成互联互动关系。上海交通大学教授彭青龙提出,基础教育领域对核心素养的研究,为高等学校学科核心素养的探索提供了借鉴。跨文化传播人才的核心素养应该包括过硬的政治素养、宏阔的格局素养、坚实的学科素养、融合的媒介素养、深厚的人文素养、赋能的科技素养和创新的实践素养。其中政治素养是根本,贯穿于立德树人教育和专业人才培养全过程。媒介素养是关键,是外语学科培养跨文化传播人才急需补齐的短板。通过核心素养的系统性教育,使跨文化传播人才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中国文化的积极传播者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创新践行者。

要提升国际传播能力,提高传播的功效,就需要知己知彼。上海外国语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查明建提出,“知己”就是要有中国文化修养,能够以对方可理解、可接受的话语,来讲解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特质以及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知彼”就是要有区域国别知识修养,深入了解对象国的社会、历史、文化、民族性以及对中国的认知情况。“知己知彼”是对国际传播人才知识结构的基本要求。在此基础上,国际传播人才还应具有专业能力,包括翻译能力、中国话语对外转化能力、跨文化比较和沟通能力。他还提出,外语专业培养国际传播人才,应按国际传播人才应具备的知识结构和专业能力,来制定系统化的培养方案和专业化的课程体系。

有效的国际传播离不开传播者良好的外语表达能力、深刻的中外理解能力、出色的传播实践能力。针对我国高校外语专业教育中存在的内容语言割裂、课程设置单一、机械训练过多、缺少传播训练及其导致的学生对中外了解不足、理解不深、难以有效开展国际传播的问题,大连外国语大学副校长常俊跃通过对外语专业人才培养的个案实践进行反思,结合国家对国际传播外语人才的要求,提出外语专业国际传播人才的培养要明目标、固根本、通中外、强实践。他提出变革外语教育理念、改革课程体系、开发全新教材、改进外语教学、强化实践训练的观点,为我国外语类专业培养国际传播外语人才提供参考。

增强中国国际传播能力,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阐释中国式现代化发展之理论与实践,是新时代翻译工作者的重要历史使命。西安外国语大学副校长党争胜认为,翻译作为实现国际传播的前端工作和最重要的手段,是决定中国国际传播效果诸要素中的关键。翻译活动的跨语言文化属性要求译者必须具备优良的思想政治素养、目的语语文素养和所翻译文献的专业知识素养。因此翻译专业教育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一带一路”建设、中华文化走出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需要。

西安翻译学院英文学院、高级翻译学院院长袁小陆表示,国际传播能力是提升国家话语权的功能体现,是塑造国际形象的路径保障,是建构国家软实力的重要支撑。翻译是国际传播得以顺利开展的重要手段,是不同地区、不同国家、不同文化交互传播的桥梁。对外翻译在各国文化交流、交融,国家软实力较量和话语权争夺中起到关键性作用。因此,翻译专业的人才培养需要与时俱进,需要根据现阶段国际传播能力建设需求,培养具有跨文化意识、交际能力强的复合型翻译人才。

国际传播能力是新时代对高校人才培养提出的显性要求,需要兼顾内在吸引与外在推广两个维度,具有广泛的适用性。上海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院长王欣认为,从宏观到微观,从官方到民间,国际传播有不同层面的呈现方式,需要合力才能实现。将国际传播的主要内容与外语专业相融合,找到契合点,打好文化牌。外语学科培养的并非是国际传播人才,而是具有国际传播能力的外语人才。外语专业人才国际传播能力内涵包括高层级写作能力、对外翻译能力与跨文化沟通能力。外语专业人才国际传播能力的培养路径为教学学术共同体建设与基于固本守正的学科融合。

国家中心城市发展战略对中国西部之都西安的语言服务能力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在北京语言大学教授高级翻译学院博士生导师、国际语言服务研究院院长王立非看来,西安加快培养国家中心城市发展战略,全面提升西安国际语言服务竞争力,紧缺六类语言服务人才:一是亚欧大陆桥经济金融语言服务人才;二是西部国际物流商贸和会展语言服务人才;三是西部高新科技与教育语言服务人才;四是大西北智能制造业语言服务人才;五是历史文化旅游语言服务人才;六是西部交通通信语言服务人才。他同时强调了教育理念的扩展,具体包括从“国际化教育”扩展到“国家意识教育”;从“语言能力”扩展到“语言服务能力”;从“语言文学知识”扩展到“语言服务知识”;从“通识人文素养”扩展到“数字人文素养”;从“语言研究人才”扩展到“语言服务人才”。围绕以上战略定位,加快学科发展创新、知识体系创新、培养模式创新、服务能力创新、文化传承创新。

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院长张剑从一流专业定义、建设重点、建设任务和如何实施等方面,探讨了一流本科英语专业建设的形势和任务,包括目标定位、师资队伍、课程体系、教材建设、拔尖人才、就业创业与国际化。在一流专业建设方面,他提出一流语言能力与一流知识体系两个方面,一流专业量化标准制定与执行的必要性。

西安外国语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黄建友围绕国际传播的人才需求与培养体系构建的主题,具体探讨了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对国际传播的新要求、国际传播实践的人才新需求、当前国际传播的人才短板和国际传播的人才培养体系构建。黄建友认为,中国国际传播人才还存在外语与传播两张皮,懂外语不懂传播或懂传播不懂外语;中外知识一头轻,懂世界不懂中国或懂中国不懂世界;高校研究与社会实践相脱钩:懂理论不懂实践或懂实践不懂理论等三大突出问题,迫切需要学科体系和人才培养体系的转型升级。基于当前国家国际传播战略需求,我们需要培养语言与传播能力双强、中外知识兼具的复合型人才。这就需要我们在人才培养体系上走学科专业交叉之路,构建“外语能力+传播能力+区域国别知识+国情知识”的人才培养体系。

作为一名外籍学者,从了解中国、热爱中国再到研究中国,西北大学副教授罗宾·吉尔班克结合十余年在陕西生活经历,用符合外国读者心理的描述,为西方读者展现了生动的陕西风土人情,成为窥见中国文化的一个侧影。通过地域文学译介的路径为“文学陕军”作品代言,展现了真实、立体的中国,丰富了陕西故事走向世界的形式和载体,让更多的外国友人看到了陕西悠久的历史积淀和陕西人的精神内涵。

面对对外传播存在的内容叙事贴近性不强、国际舆论场引导能力不足等问题,陕西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许加彪认为,我们需要打造融通中外的话语体系,以受众为中心进行精准传播,提升重大问题的“中国音量”,内宣外宣统筹兼顾整体推进,推进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对外传播话语体系建构,形成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的国际话语权,为我国改革发展稳定营造有利外部舆论环境,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积极贡献。

汉英两种语言虽然不同,文化背景亦有差异,但只要文心想通,就能达到“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的境界。陕西省翻译协会会长胡宗锋以汉英诗歌、小说和散文中脍炙人口的佳作为例,结合自己多年来的翻译实践,探讨了汉英互译中的文明互鉴和文心相通。

林语堂对中国哲学文化、制度文化、文学典籍等进行了成功的译介与传播,形成了鲜明的叙事艺术。陕西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刘全国提出,从文化基因、文化图式、文化精神等方面挖掘林语堂跨语际文化书写的内涵,提炼其叙事艺术,为我国新时代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和对外话语体系建构提供现实启示。

西安外国语大学博士生导师,西安工程大学教授胡伟华从传播学、国际传播与翻译,“翻译传播学”的内涵及其跨学科性,“翻译传播学”的理论框架及学科空间三个方面解读了翻译传播学,提出翻译的传播本质。他提出翻译传播学的发展对于推进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具有重大意义和积极影响,并强调高端国际传播人才的培养要注重聚焦新闻撰写的对外汉语表达能力的培养、多语种新闻编译能力的培养、中外文学批评写作能力的培养、中华学术外译能力的培养以及批判性多语种新闻读评能力的培养等。

语言是社会现象,也是文化现象,其既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文化的特点,同时又受到文化环境的制约影响。西北大学外籍留学生艾小英认为,翻译是传递信息的活动,是把一种语言文字的意义用另外一种语言文字表达出来的跨文化活动,其中涉及语言差异、价值观念差异和非语言沟通的差异。她认为在进行语言翻译时,译者必须要对原文与译文间文化上的差异做出分析和平衡。

论坛由西安翻译学院主办,西安翻译协会、西安翻译学院英文学院、西安翻译学院高级翻译学院、西安翻译学院亚欧语言文化学院、西安翻译学院非洲研究中心、陕西省校企协同语言服务虚拟教研室承办。